由於工作的關係來到澎湖,又當初碩士研究的主題是珊瑚,這年在澎湖的幾段日子有空就往海岸線跑。澎湖的珊瑚礁群聚相當健康,由其桌狀、版葉狀的大片軸孔珊瑚群聚在本島或其他離島早已不復存在,此處潛水卻常能見到一整片一整片存在,霎是驚豔。
不過特別的是跑遍了本島的幾個大小海灣,大多為玄武岩或礫石灘以及沙灘,並沒有見到珊瑚礁潮間帶,儘管如此,長長的海草床下依然蘊含著許多有趣的生物如海蛞蝓或一些蝦(魚虎)、螃蟹;礁岩攤上更是長滿了石蚵以及數量繁多的各色小螺;延綿的沙灘海岸線是最適合放空的了。一逮到機會往外跑總是騎著小車到鄰近海岸看看,往往在不知名的小港口或海岸就閒晃了大半天。
不過畢竟花了兩年的時間在珊瑚上面,當然會格外注意到它們,海邊找不到不打緊,澎湖的傳統建築就是用死亡珊瑚的骨骼所搭建起來的,也就是人們口中的「咾咕石」。
珊瑚是種很有趣的”動物”,我們看到的咾咕石其實是由許多隻珊瑚蟲個體所組成的,珊瑚蟲個體間生長出一種稱為共肉的組織彼此相連,並且分泌碳酸鈣來附著在基質上,形成一顆顆的群體。
珊瑚獲取養分的方式也很有趣,珊瑚蟲會以一些機制捕捉藻類放進身體中形成共生藻,這些共生藻在其中受到保護不被其他浮游生物補食,也繼續的行光合作用,成為珊瑚主要的營養來源,珊瑚美麗的色彩也大多來自體內共生藻的色素。
假如環境狀況不佳,這些共生藻便會離開珊瑚體,透明的珊瑚此時便顯露出白色的碳酸鈣骨骼,也就是我們常聽見的珊瑚白化,不過此時的珊瑚仍未死亡,牠們會像海葵一樣伸出長長的觸手捕捉海中微小的浮游生物當作食物。
雖然大部分的珊瑚並不能用這種方式獲取足夠養份,但仍有部分珊瑚僅用這種方式為生,例如管星珊瑚以及不堆積碳酸鈣骨骼的軟珊瑚,這類珊瑚通常顏色更為艷麗。
珊瑚能透過許多方式延續生命,最常見也最快速的方式就是將身體一分為二的分裂生殖,珊瑚透過這種方式長成較大的一株珊瑚群體;除此之外牠們也會透過在特定的月象與潮汐時,大量同步排放精子與卵子。
這些精卵團在海洋中受精發育,隨著海流也許漂流到幾千浬的另一片海洋後拓植成新的珊瑚群體;另外也有一部份珊瑚會在體內先完成受精發育後才排放出成熟的珊瑚幼體,這些珊瑚幼體附著在適當基質後便會開始堆積碳酸鈣骨骼與分裂,形成新的珊瑚株。
珊瑚死後留下的骨骼成為澎湖重要的建材,但當牠們在海中時便已經是許多海洋生物的家了。珊瑚分枝狀的間隙是許多幼魚以及螃蟹躲避掠食者的庇護所,而各珊瑚株之間的空隙則能提供體型更大的生物棲息。
棲息於此的生物或者直接啃食牠們,如鸚哥魚、刺尾鯛,或者有種癭蟹會分泌化學物質使尖枝列孔珊瑚包覆形成蟹癭,直到珊瑚狀況不佳時才又離開;另外珊瑚代謝後的廢物也成為海洋中浮游藻類營養鹽的來源,並藉由藻類的光合作用合成生物能夠使用的養份,像陸地上的花草樹木一樣,養活各色生命。
澎湖的海洋中就蘊含著這樣一個龐大的花花世界,是不是很令人怦然心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