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人類聚落便逐水而居,生物一樣不能沒有水,但隨著文明的發展,我們逐漸遺忘水資源的得來不易,且讓我們細細一探湧泉濕地潛藏的生機。
五溝水濕地位於屏東萬巒鄉,村莊受「繞園溝」環抱,而「屋背溝」蜿蜒貫穿聚落,這裡原先富含湧泉,綠意盎然,卻因早期錯誤的治水觀念將河道水泥化,導致景緻不再,而一些機緣也使得不友善的外來種進駐於此,好在湧泉生生不息,有一群有心人士與當地居民如今齊心共同呵護這個美好的水草社區,使其風華再現。
探芹草為熱帶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分布的北界約於高屏區,日治時代法國傳教士Faurie在萬金庄紀錄之後,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近十幾年才又重新再五溝水被發掘,為目前探芹草唯一的聚落,當地目前也相當積極的復育植株當中,然而探芹草為一年生植物,在花謝後便會枯萎,而至今社區仍在嘗試孵育種子的階段,為了維持族群現在只能將未開花的個體扦插拓殖,然而這種作法並無法增加其基因庫多樣性,是現今面臨的挑戰。
其實探芹草一如許多台灣特有的魚蝦類、水草,都面臨外來種入侵、河道整治、水泥化導致棲地消失,或者植株被連根拔起完全移除。三面光的河道一方面阻斷湧泉水的補充,使得水位隨季節差異巨變,也使根系缺乏固著點,而原本多樣性的河川能夠提供魚類不同的棲地,也都一併消失,所謂的生物設計也多半不符合生物天性,不少溪流中的魚類一生會生活過很多不同區域,我們稱之洄游,部分魚類較短距的覓食洄游常因缺乏調查,在路徑上設置攔砂牆導致洄游受阻,而某些溯河生殖的魚類在向上游的過程中,可能途經水壩等深潭區,這些魚類原本需要停靠石子休憩或者刮食其上的藻類為食,卻因深潭區底部為缺氧帶並含有亞硝酸鹽、氨氮等有機的分解毒物,因此無法順利洄游至上游區域,都會造成河川生態浩劫。
五溝水內也有不少台灣原生魚種生存,如日本禿頭鯊、花鰍、條紋小鲃、粗首鱲、何氏棘魞等等,同樣面臨外來種問題,吳郭魚、類小鲃、三星鬥魚、泰國鱧出沒在河道中與原生種競爭,其中泰國鱧繁殖能力強,常以其他幼魚為食,對環境的耐受性也很高,在全台都造成重大影響,這些外來種魚類多由於人為的放生導致進入原本不應出現之區域,造成滅絕性的生靈塗炭,而在人類移除這些外來種試圖維持生態多樣性時,又再次造成大量的殺生,其中不乏抱持著莫名的正義感的人們,並未學習尊重生命,宛如跨物種的納粹主義,也使生態工作者的移除作業更加困難,與增加一般大眾對於移除外來種的對立與錯誤認知,在國內流浪貓狗的議題上更明顯可見,而近日的綠鬣蜥與移除行之有年的沙氏變色蜥,則由於政府補助獎勵捕捉,反而造成族群逃竄擴張,而缺乏評估與賺外快的心態使得外來種問題更難解。另外埃及聖䴉由於早年不願以獵殺方式移除少數個體,今日穩定擴張後造成的破壞使環境付出更大的代價。在自然界的角度觀看,這些競爭雖然人類參與其中,卻也是自然界的日常,生物的滅絕演替,站在宏觀的歷史上並無絕對意義,因此人類進行外來種移除計畫,其實是為了製造一個更穩定的生態系,好維持人類在地球上的安穩發展與優勢霸權,環境與能源議題抑是,例如近日人們關心的塑膠垃圾議題。具備如此的認知以後,我們才能以較正確而非道德壓迫的方式進行人類生活的整體改革,學習與地球、生命共存共榮。
回到五溝水,水圳有時會見到美麗的紫色花球,是俗稱客家福菜的鴨舌草的花朵,一般我們想到的福菜(覆菜)多半是客家聚落種植的大芥菜所製成,依照處理方法與乾燥程度不同分為酸菜、福菜、梅干菜。然而在南部美濃等客家庄,第一期稻採收後,田間常冒出的鴨舌草在當地稱為福菜、學菜或斛菜,在迅速成長至膝蓋高度之前,趁其幼嫩採收,伴豆瓣簡單調味清炒後便可上桌。
這幾年五溝水社區一直嘗試用自然思維復育原生水草,用手把一株株的外來種移除,再種回原生植物,用棲地競爭的方式幫助原生物種先佔據土地,慢慢地取回優勢,並且透過導覽與實際體驗,帶領孩子們一起參與,也順便認識水道間的各種動植物,不論是水上開著各色漂亮小花的水草、水下的螺、魚蝦、蜻蜓與豆娘的幼兒-水蠆等等,親近土地原本就是不分年齡的渴望,在都市化加劇的現代,這樣的體驗更顯得珍貴。
白粉細蟌 |
梯形福壽螺的卵 |
福壽螺的卵 |
交配中的白粉細蟌 |
何氏棘魞為台灣南部淡水常見魚種 |
俗稱福菜的鴨舌草 |
吳郭魚已經是最知名的外來種案例 |
外來種類小鲃會與特有種的條紋小鲃競爭 |
弓背細蟌 |
條紋小鲃目前在水道內的數量也逐年變動,今年數量不如以往 |
梯形福壽螺與福壽螺同為外來種,卻僅侷限分布在較南部水域 |
水丁香與黃色的小花 |
水下的水蕨 |
水下的白花天葫荽 |
水蠆成長後會爬離水面羽化成蜻蜓或豆娘 |
湧泉水的注入使水質相當清澈 |
當地居民生活仍然與水道息息相關 |
石龍尾漂亮的紫色小花 |
福壽螺(紅)與梯形福壽螺(粉紅近皮膚色)的卵 |
長相討喜的花鰍 |
長相討喜的花鰍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